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超时空:大唐改造计划 > 第105章 赵氏二娘(2/3)
做衣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大唐可没有什么侵权之类的,看上了就可以随便仿制,也不用拿版权费。

    赵大郎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家中独子,因此没有上过战场。

    自太上皇占领长安之后,便举家搬迁到长安。

    靠着裁缝的手艺得到一份颇丰的家产,随着国家稳定,家底便厚实起来。

    由于手艺好,给很多官员家里定制过衣服,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他又是不幸的,长子被抽调入伍,不久之后得到战死的噩耗。

    打仗是要死人的,赵家只是一个缩影。

    那段时间,整个关陇地区,许多城池,许多家门口都挂着素缟。

    所以,除了外邦人和各地到长安追梦的‘长漂’,长安本地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大街上30岁以上的青壮是最少的,最多的是寡妇和小郎君和小女郎。

    官府鼓励寡妇改嫁,如果婆家、娘家强行阻拦,官府能直接插手。

    曾有长子的袍泽求娶过赵二娘,都被他婉拒了。

    稍微有钱的人家,不会让女儿嫁给当兵的,怕的就是当了寡妇。

    当然了,穷人家就没这么多顾虑。

    男人去了战场,没死最好,有俸禄有奖赏,运气好还能升官。

    死了也不怕,有大笔抚恤金,总归比饿死要好。

    能活下去,就是幸福的。

    王阳和李丽质坐在马车里,临近宵禁,街上的马车众多,因此走的并不快。

    并排而行的那辆马车,车帘敞开,说话的声音正好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三皇子三日后就藩洛阳,于大唐有益,陛下此番作为实乃有功于社稷。”

    “想必是朝堂诸公向陛下谏言,才让陛下悬崖勒马,幸甚幸甚!”

    “嘘,妄谈国事,你不要命啦?”

    “哼~我等皆是国子监的学子,也算半个朝堂之人,有何不可?”

    “孟兄,你就是太谨慎了,贞观朝言路大开,没有哪个朝代能做到这一点。”

    年轻的学子对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陛下心胸宽阔,虚心纳谏,世间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