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被她说得有些心动,觉得她说的确实有点道理。
主要现在国家正是缺官员的时候,增设科考多招了不少新官员,吴国和燕国那边新打下来的城池又需要这些人尽快上手,要是等着他们慢慢醒悟,那确实会耽误不少事。
反之,要是把这些事情都提前解决,不仅能收拢百姓的心,也能提高朝廷官员办事的效率,属实是不错的主意。
见太上皇有些心动,徐曼继续说道:“民女与家中嫂子商议,话本子写出来后赚的钱愿意全部捐给军队,也算是我们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
她忙摆出自己的态度,这件事纯粹就是在为朝廷做好事,没有要占谁便宜的意思。
太上皇更满意了,国家要是能多有几个这般觉悟的人,就不愁发展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想要实施起来还是很难的。
正常来说这些经验之谈都只有家中长辈愿意说给小辈听,这些东西谁学明白了谁受益,很少有人愿意把这些经验拿出来说。
“你怎么能保证,那些老狐狸愿意把这么重要的经验告诉你?”
太上皇看着徐曼,眼中带着探究的意味。
徐曼狡黠一笑,讨好道:“所以,民女这不是来求太上皇您了吗?”
太上皇哼了一声,说道:“你可别小瞧那些老狐狸,朕倒是可以下令让他们配合你,但至于说的是不是真话,就很难说了。”
“嘿嘿,民女求到您面前,求的不止是让他们配合就行,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说着,徐曼用手指比了比,表示对太上皇来说,真的不是很大的问题。
看她明显是有主意的,皇帝眼中带着赞赏,心中感叹怎么别人家的孩子就这么聪明周到,自己生那么多,能用的却没几个。
“说来听听。”
徐曼便说道:“想要请人帮忙,那自然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关键时候还需要给一点小小的好处。”
“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们来说,自是见惯了好东西的,一般东西入不了他们的眼,但他们也有在意的东西。”
“在朝为官,奋斗了一辈子,为的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有个好名声,将来能庇护家中子孙,您说,是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