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尝试和改进。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到电解质的合成,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打磨。”
侯亮平陷入了沉思,他开始重新审视孙连城和他所领导的这个科研项目。
之前自己对孙连城的怀疑,是不是太草率了?这个一心扑在科研上的人,真的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还是说,自己被一些表象和片面的信息误导了?
他走出办公室,沿着走廊缓缓前行,走廊的窗户透进几缕阳光,尘埃在光线中飞舞。
他看着那些忙碌的科研人员,他们的眼神里只有对科研的热爱和专注,没有丝毫的慌乱和心虚。
侯亮平又回想起之前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疑点,比如电力消耗异常等问题。
现在看来,也许这些异常都可以用这个高耗能的先进电池研发项目来解释。
毕竟,要实现这样的技术突破,需要大量的实验和高端设备的支持,电力消耗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决定再次梳理一遍所有的线索,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要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项目,而不是仅凭最初的怀疑就盲目下结论。
此时的侯亮平,心中对真相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科研成果在重重迷雾后若隐若现,而他要做的,就是拨开这最后一层迷雾,还这个项目一个公正的评价。
科研所外,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悠地飘浮着,似乎在预示着这场风波即将迎来转机,真相的曙光即将穿透阴霾,照亮一切。
科研所内,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孙连城和他的科研团队在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后,决定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公开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初步信息。
他们深知,这是化解当前危机、消除各方误解的重要举措。
会议室被临时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内部发布会现场。
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灯光被调试到最适宜的亮度,柔和地洒在讲台上和每一个座位前。
前方的大屏幕闪烁了几下后亮起,准备展示即将公开的资料。
会议室的角落里,摆放着几个展示架,上面陈列着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