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也在隆庆四年的下半年,就开始布局了。
首先是,胡宗宪。
他将胡宗宪提拔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并且,频繁召见,每次召见,皇太子必定在场。
胡宗宪是太子年幼之时,拯救下来的臣子,也算是万寿帝君为自己的子孙留下的一大助力。
三大营整改五年,初步恢复了战力……
高拱是朱载坖挑选的顾命大臣,而胡宗宪却是先帝挑选的顾命大臣……
这两人都是留给朱翊钧的。
不仅如此,朱载坖也频繁的召见九边那些手握重兵的总兵,每每召见,皇太子必定在场……
而后,就是武勋,虽然此时的武勋没有之前那般强大,但对于军队,还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每每召见,皇太子必定在场。
国公侯爷们,要知道自己端着谁家的碗,吃着谁家的饭……你们平常当当缩头乌龟,也就罢了,若是我儿登基之后,在朝会之上,被官员们上奏堵得说不出话来,你们也要动拳头……
在朱载坖看来,只有全天下的兵马都效忠自己的儿子。
即便朝堂之上,风云如何翻涌,自己的儿子也吃不了亏,受不了委屈……
并且,朱载坖干了一件他老爹都不愿干的事情,那便是扩充锦衣卫,他心中清楚,这可能也是他为自己儿子,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这一切朱翊钧都看在眼里面。
他很是感激自己的父皇。
隆庆六年,父皇驾崩的历史,好像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甚至,朱载坖能不能活过隆庆五年,都是一个未知数……
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乾清宫的金砖地上。
朱载坖在重病之后,调养了大半年,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
每天都是,吃饭睡觉玩豆豆……
这一日,皇太子朱翊钧如往常一样踏入乾清宫。
朱载坖正斜倚在龙椅上,手中拿着一本古籍,眼神却有些迷离,像是在看书,又像是在想着昨夜的风情……
朱翊钧进入乾清宫内,先是给朱载坖请安行礼。
朱载坖放下手中的书,将其放在面前的御案之上,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