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六百九十三章自行提炼的深层意思(2/5)
    对于整个明朝而言,这一突破更是意义非凡。它可以大幅降低炼钢成本,提升武器装备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换句话说,五年、十年后,即便是偏远地区的小县城军队,也能装备上媲美当今京城守卫部队的精良武器和铠甲!这种改变对国家实力的影响,可想而知。

    随着技术的提升,未来必定会出现数不胜数的新发明,说不定哪天就有某位高人,用多余的金属,在自家后院里打造出。

    这将会是一项改变时代的大发明!

    即使这打上十炮就损毁了,也会对当今战场产生颠覆性的冲击。

    朱祁钰正是因为清楚这些潜在的价值,所以在敌军压境的关键时刻,仍然挤出时间专注于改进冶炼技术。

    毕竟背后的回报真的太大了!

    几天后,朱祁钰清晨醒来精神略显疲惫,洗漱完毕后用力拍了拍脸颊提神,然后走进书房开始处理政务。

    这时,一名仆从悄然走进来小声汇报:“陛下,国子监祭酒、华盖殿大学士陈循求见。”

    陈循?

    朱祁钰默默回想这位的背景情况。

    目前朝中大体分为两个主要派系,占文武百官八成以上,剩下两成则分散成多个小派系。

    两大派分别是激进派与保守派。

    前者态度坚决:天子必须死守京城,绝不退让一步,誓死保卫大明社稷——

    宁可战死在北京也不投降。

    后者成分更为复杂,包括南迁派、瓦剌内奸以及投降分子。其中还有一些坚持认为前帝朱祁镇尚在人间,主张不惜一切代价迎接他回归皇位的顽固分子。

    至于于谦,尽管极力支持守护京城,却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

    作为一个真正的忠臣,他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于谦派”。

    而金濂是激进派的典型代表,从未考虑过南迁问题。

    他的态度非常明确——

    要么战死于京城,要么尽早辞官回乡归隐,别无其他选项。

    相比之下,徐有贞就显得更滑头一些,在整个南迁派中也算是个重要角色。

    他在朝堂上极力鼓吹和议,据说是因为收取了大笔好处费,已然成了彻头彻尾的投降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