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李世民身旁,语气里满是关心。
“那二十八贤臣图,也不急于一时完成,慢慢来呗。”
“听说您最近老在吏部班房忙碌,不光是儿臣,就连母后都挺担心的。”
李世民手中的笔没停,甚至连头都没抬,仿佛已经洞悉了儿子的来意,直截了当地问:“直接说吧,来找朕到底有啥事?”
李承乾嘿嘿一笑,知道父皇是个明白人,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切入正题。
“父皇,您知道平南侯这个人吗?”
李世民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眉头微微一蹙,看着李承乾。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人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疑惑。
“父皇,不瞒您说,最近江湖上有些势力挺活跃的。”李承乾开始解释,“其中有个叫百晓堂的门派,他们利用私开的矿场干些违法的事儿。”
“而平南侯或许便跟这些事情中有着莫大的关系!”
“可儿臣对这平南侯不怎么了解。”
“您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所以就来问问父皇您。”
李世民听后,目光变得深邃,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和思考,然后才缓缓开口:“平南侯……这个人,可不简单啊。”
李承乾见状,知道父皇定是对平南侯有所了解,不由得精神一振,准备聆听父皇的见解。
李世民开始讲述起平南侯的过往,语气中带着几分回忆与感慨。
“平南侯,这个人啊,原本是隋朝的将领,手握不小的势力。”
“那时候,大唐初建,根基未稳,为了防止四面楚歌,我们决定对他进行诏安。”
李承乾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父皇,那他是个武艺高强的将军?”
李世民笑了笑,摇头说:“武艺高强?确实,但也不完全是。”
“平南侯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他懂得审时度势。”
“当时,大唐的势力相对薄弱,多处受敌并非明智之举。”
“所以,我们将梁州之地封给了他,以此换取他的忠诚和支持。”
“那他归降后,表现如何?”李承乾好奇地问。
“归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