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修路与国之富强,有何关联?”
李承乾闻言,面带笑意道:“首先,它能利民。”
“道路通畅便与商贾往来便易,货物得以流通,各地特产得以交换。”
“如此一来,百姓生活自然改善,市场活跃,税收自然增多。”
“而这,正是国家富饶的根基。”
“其次,修路便于物资调度。”
“粮草军械的输送,往往因道路不畅而延误,一旦战事起,这便是致命的弱点!!!”
话说这般,李承乾的语气明显有些加重。
“最后,修路便于用兵。”
“突厥之所以屡犯边境,正是因为我大唐诸多地域道路不畅,我军难以迅速集结。”
“一旦道路畅通,我军便能如臂使指,快速机动,出兵北上。”
“如此一来,突厥又怎敢轻易挑衅?”
李承乾话音落下许久。
偌大的紫宸殿内,却是静的出奇。
朝中文武百官,或有深思,或是眼中闪烁着光芒。
长孙无忌等重臣更是听得入神。
他们虽感到此工程浩大,远比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还困难。
但这简直就累在当下,功在千秋之事!!!
唯有如此才能沟通南北,连接天下各地,使得消息难以闭塞!
这一刻!
长孙无忌等人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中,不禁多了几分振奋和激动。
不管是李承乾说的调度,还是用兵,都看的出来,他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
至于第一条利民,更是能直接增加朝廷赋税、增强国力。
太子之雄心,堪比当年秦皇汉武啊!!!
而他们这些老臣,若能辅佐太子再开伟业,必然将在史书之上画上浓重的一笔!
长孙无忌心思这般,当即出列,深深作揖拜道:“殿下高瞻远瞩,修路之举,实乃千秋大业。”
“臣等愿为殿下肝脑涂地,誓将此路修成。”
有了长孙无忌打样,众臣齐齐出列表示赞同。
……
夜幕低垂。
皇宫内,灯火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