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后,晏思兰抽出小皮鞭,愤愤抽打起旁侧花木来。
然而第二日,就有人见宰相府请了媒人巴巴插队往尚书林府登门送帖探口风,可才回京不到一日的林二公子听闻消息,竟连夜卷了铺盖去京南路上任了。
此事不知怎么就被宣扬开,又成了晏二姑娘辉煌战绩的一笔,人们茶余饭后闲扯的谈资。
诗酒风流不看王侯的林二公子名声更是大噪。
——
杨烟终于见到“新鲜出炉”的小侄子,已经是个快到俩月的小娃娃了。
母亲在娘家住,无忧无虑,奶水也好,有乳母跟着,外翁外婆又稀罕得紧,给娃娃喂得白胖结实,藕节般小胳膊小腿欢快地刨来刨去。
脸型和鼻子极像父亲,眼睛又像母亲亮圆圆,杨烟好像看到了苏可久小时候。
她抱了又抱,亲了又亲小脚丫,送了迟来的满月金锁,又把带来的玩意儿挨个拿出来给他瞧,最后手上握着个铃铛圈圈闹起下午觉,才恋恋不舍地还给乳母带走奶睡。
“嫂嫂,辛苦你了。”杨烟撩起寂桐垂下的发丝别在耳后。
“累什么累的,为夫君生儿育女,是女子本分。”寂桐还是俏丽温和,虽然眼窝疲累凹陷了些,面色却红润,脸上也笑眯眯的。
“大哥待你可还好?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跟我说,我去教训他!”
寂桐脸红:“哪有,夫君是天底下最好的夫君,又有才华脾性又好,还会做菜做羹汤,洗面水都是试好水温端来,哪里还有更好的男子?”
“我应该谢谢妹妹,叫我遇着这样好的夫君。”
“谢我干嘛?”杨烟拿手揪揪袖口,打趣,“那就暂且饶过他,以后他若待你不好,我再去收拾他。”
寂桐没有接话,提来两把小竹椅,一人一把坐下,手中用小刀削着一筐鲜采嫩马蹄。
“家中怎还劳烦嫂嫂干这些粗活?”
寂桐解释:“我自个儿乐意做的,夫君说晚上回来要煲马蹄羹,我提前给他备好食材。他是江南人,幼时住在长江边,四下都是水道,爱吃莼菜、莲藕、茭白和马蹄这些‘水八仙’儿,配着鸡汤咸肉火腿,汤羹极鲜美……”
絮絮叨叨介绍着丈夫的点滴生活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