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在官场上,像邹拂晓这样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并非个例。但他也明白,自己身为常务副省长,肩负着推动浙阳经济发展的重任,不能被这些无端的指责和挑衅所干扰。
如今,路北方应对这些省里官场上的人物,已然游刃有余。
说句实话,现在依他的身份,像下面这些人的话,他想听就听,不想听,完全就当他们放了个屁!
但是,现在让他头疼的是,是省委书记的一句话,省长的一项决策,他这常务副省长,就得跑断腿去落实!
当然,这也有个条件,那就是这些决策,是发展浙阳的民生大计。
比如,这次省委书记纪金来,从福建引进四家企业。当他带着商务厅厅长,在福州与关联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后,落实这项目的大小事情,就落在了路北方及几名副省长,以及相关地方的身上。
路北方作为排名第一的副省长,不仅要对上,要向纪金来和乌尔青云负责。同时还要对下,要帮着湖阳市和开发区协调项目用地。
还要进京,要带头,帮这些企业到京城去跑部门,要批文。
特别像恒安纸品三厂这样的企业,环保审批环节堪称“卡脖子”的硬骨头。这类企业,虽能带来可观税收与就业,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对当地生态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纪金来书记力推此项目落地浙阳,既是看中其产业带动效应,也是对浙阳环保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因此,他再三叮嘱路北方,既要将项目引进,又要将环保各项做好!一定要做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止,而不能图一时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这样的事情发生。
路北方答应后,自然负责这些事情。
这次,纪金来引进的几家企业,放在湖阳市落地的福耀玻璃,进展颇为顺利,仅谈了几个回合,已经确定落地时间。
然而,放在浙阳开发区的三家制造企业,纸巾厂、鞋帽厂和服装企业,却陷入了落地困境。
原来,当初董中江在浙阳开发区兼任区委书记时,在规划上存在明显疏漏,并未对相关企业落地做好充分规划,布局分散,没有形成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模式,更未构建起如污水处理等独立运营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