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带我去远方 > 第664章 送别(3/8)
于峨眉电影制片厂,94年调任燕影厂制片厂,这几年把燕影厂经营得有声有色。

    燕影厂的投资当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向林氏影业示好,陶希武心里也清楚,他没有那种一定要凭借自己闯出一番天地的执拗,反倒是有些压力,怕新片没拍好,给姑姑丢了人。

    聊了一阵新片,韩三平又看了几段新片的剪辑片段。

    “现在说好与不好太早了,不过片子拍得很扎实,等上映以后报名个金鸡奖试试。”韩三平拍着陶希武的肩膀鼓励道。

    “谢谢韩厂长。”

    “客气什么,你这片子可是我们厂里今年的重点项目。”

    给陶希武提供了相当高的情绪价值后,韩三平才离开。

    6月16日,第53届美国戏剧托尼奖在纽约格什剧院举办。

    托尼奖的全称安朵涅特·佩里百老汇戏剧奖,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以来被视为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项。

    美版《父亲》三提三中,拿下了包括最佳话剧男主角、最佳话剧女配角、最佳话剧场景设计的三项大奖。

    在历年托尼奖的评奖中,《父亲》的提名和获奖奖项都不是最多的,但却是少有的提名全中的作品,由此也可见这部作品在评委群体中所受到的认可。

    揽下托尼奖三项大奖,也让《父亲》短暂的成为了媒体瞩目的焦点之一,起到了不俗的宣传效果,有利于今年演出季的票房。

    颁奖前,乔治曾邀请林朝阳亲临托尼奖现场,却被林朝阳婉拒了。

    《父亲》是他的小说改编不假,但到了评奖这阶段跟他关系就不大了,林朝阳没心思去凑这个热闹。

    不过《父亲》在托尼奖后,却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国内媒体对于外国奖项的认可向来是非常重视的,话剧的影响力肯定是不如影视、体育这些领域。

    但《父亲》毕竟是首个获得托尼奖的国内作品,属于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自然应该集中报道一番。

    《父亲》获奖引发的舆论效应在文化界正经热闹了几天,托尼奖后一周,人艺方面还专门为《父亲》开了个座谈会。

    会上刘锦云表示,今年他们会全力推动《父亲》的全国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