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已有答案,忍不住鄙视出对之人。
可是拿起笔,刚要写,忽然醒悟:“出题人好狡猾,竟
竟然还含着谐音梗。”
他差一点上当。
如果把自己的答案提交上去,岂不是被贻笑大方。
荷同何。
藕,又谐音偶。
即时写实,表达因果关系,又让人联想到佳偶,美好的爱情。
自己刚才太大意了。
差一点掉进陷阱。
他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已经两个小时过去。
心中烦闷,站起来活动身体。
猛然发现,他的一些同伴,也已经进来了,正坐在那里苦思冥想。
李大昱苦笑着摇了摇头。
明明不是很难,为什么对不出呢?
他重新坐下。
没办法,只好择其一,去其二了。
他拿起笔,咬牙把自己的答案写上,交了上去。
工作人员拿着答案,到了一个房间。
很快,就回来了。
“对不起,您的答案,差的太多。”
“不行。”
“先生,您还有两次错的机会。”
李大昱这才明白,每天三次机会是什么,原来是三次试错的机会。
心口一阵郁闷。
他的脸红得发紫。
作为号称江省第一楹联才子,竟然在第一关就卡住了,实在是太丢人了。
“请问,第一关有过关的吗?”
李大昱问道。
“先生,暂时还没有。”
李大昱的心里好受了一些。
中午午饭他都没有吃,一直在苦思冥想。
有些人因为太难,已经放弃了。
李大昱怎么会放弃,又怎么敢放弃。
到下午两点半,看到江省作协副主席方石刚刚吃完饭回来,猛然一拍大腿:“有了!”
他拿起笔,直接写出自己的答案。
因荷而得藕,
为山可就石。
差点意思,还是差点意思,但如果再不行,他只能放弃。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