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铁蹄哀明 > 第136章 工房(2/3)
工以及比如卷筒这种事上还是能够胜任的。

    后面那些精细的活计仍需要交给人力来完成。

    但在韩林看来这已经够了,水力捶锻可以昼夜不停,只需要很少的人工就能够生产原材料和粗加工,这就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的成本。

    而对于后面钻孔这件事,韩林将目光投向了风力,水力由于持续平稳,而且能够通过筑堤设闸的方式来调整水流大小,更适合捶锻。

    风力不稳,力道大些。但扩孔和刮镗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持续的圆周运动,无需考虑平稳与否,现在的工匠也大部分使用的是弓车床自上而下的扩孔方式,一来是铳筒本身难以稳固,二来这种方式也难以进行太久。而风力扩孔和刮铳膛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当然,扩孔和刮镗也是粗加工,细加工仍需人力。

    但这种产能上的提升,已经是大大的进步了。

    韩林将想法和盘托出以后,王徵和茅元仪立马评估其可行性,只略作了一番讨论,就觉得这事十分可行。

    茅元仪摇着头看向身旁的蔡鼎感叹道:“可挹老同我说守备乃是天纵奇才,如今看来所言不虚。”

    韩林呵呵一笑,谦虚道:“几位可莫捧我,这可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就拿这水力锤来说,其实不过是个水碓的变种,过往舂米是因为其力道太小,如今力道大了,可不就是能拿来锻铁了?往后如果不需要那么多精铁了,再不济它也能去夯砖。”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王徵也捋着胡子赞道:“东西摆在那里,但能够将其演化确是需要天赋,不然也不会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了。”

    身旁的蔡鼎同样点头含笑附和。

    几个人的夸赞让韩林为之脸红,这哪里是他想出来的,根本就是后世的知识和见识造就的。

    但这也是他要的效果,王徵的齿轮组技术如果让他去捣鼓,估计也捣鼓不出来;而如果不是茅元仪的讲解,韩林也不知道原来制造铳管有这么多工艺和流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而韩林的独特优势就是见识和知识,因此他也不需要事事精通,只要把握大的方向不走弯路即可。

    想到这里,韩林对着三人说道:“既然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