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城南门迎恩门外,五百余乐亭营战兵席地而坐,阵前守备官韩林、千总高勇、把总杨善等人端坐在李柱从驿所借调过来的马上,听着情报司副司长兼北司主事李继元留下来的人禀告城内的情形。
要说李继元确实要比失踪的前任潘野心思缜密许多,在乱兵围堵巡抚衙门之际,就赶忙派人出了当时还未紧闭的城门,等待韩林等人的到来。
“你是说,城中实际的乱兵只有两千五六左右?”
高勇按着刀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宁远城,开口问道。
“是。”
情报司的探子微欠了欠身:“禀千总大人,乱兵头目于多出自于广武营,其人歃血为盟,将广武营参将彭簮古羁押在营内,又鼓动广武营大部、车左营一部,车右营少部,其他营的一些散兵也加入其中,唯有中军的一营、三营未动,中军副将何可刚、祖大寿、都司祖大乐,吴襄、何太善等人约束卒伍,未许一兵出营。”
“既然已经约束卒伍,为何不去相救?”
“这……属下也不知。”
“还能因为什么。”
韩林叹了口气:“老毛病犯了,中军二营,都是袁都督的旧部亲信,当日袁都督任抚台时,这些人吃香的喝辣的,如今新巡抚上任,四个月都吃不到粮饷,他们虽然不乱,但亦做壁上观,能要到粮饷,他们自然有分,要不到粮饷,没有跟着倡乱,等袁都督到时还能在其面前邀好。”
“左良玉为何没约束住卒伍,让车右营去了人?”
“乱起时左良玉未在营中,等归了营以后,已经有一少部分人受到鼓动出营了。”
杨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对着一直沉默不语的韩林道:“大人,既然只有两千左右的乱兵,咱们还有赵镇的手谕,只要将何副将、祖参将召集到一起,这乱不就自然平了麽?”
随着调令一同前来的,还有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手谕,在得知韩林将要去宁远护卫巡抚衙门以后,赵率教赶忙写了一封手谕叫宁远的何可刚、祖大寿等人给与韩林便宜与协助。
韩林对比了两封调令和赵率教的手谕以后,韩林差点感动地哭了出来,还是赵率教拿自己当自家人看待。
当然还有他曾经的老上司马爌,不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