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会不会每年都有这么多皮子。要有的话,那他就打算开个加工作坊了。
“这些皮子,如果转手卖的话,我能挣个两三千。”赵辉说道,“如果加工完再卖半成品,我能赚一万。如果我有能做皮草的店,那赚的就更多了,你不知道,眼下有些地方,有钱的女人就喜欢穿各种皮草……”
赵辉有些矛盾,但李龙可不敢给他保证。这天山也不是自己家的后花园,哪可能经常能打到这些好东西呢。
碰到就是运气,碰不到李龙也不失望。
把赵辉送到车站,又帮着他买了一张车票,送他上车——主要是那几个麻袋,赵辉一个人肯定是照看不过来的。
李龙帮着他把麻袋搬上车顶行李架绑好才下来,然后看着汽车驶出车站,这才开着吉普车回去。
厢房里清空了一块,但手里多了一万多块钱,不好说哪个更值,但李龙肯定是不后悔的。
冬天人们活动的范围就小了不少。李龙坚持每周往返于四小队和大院子。村里人其实也不怎么活动。眼下小海子的冰冻的还不是很实在。李青侠闲着没事,叫着陶建设,包括李建国和陶大强他们去砸了冰窟窿,不过并没有掏出多少鱼来。
冰面才冻上不久,水里的氧气还有不少,鱼儿不缺氧气,就不怎么往冰窟窿这里凑。
逮到的鱼不多,卖是卖不着的,但自家吃是够了。
李龙也跟着一起去捞了一回,回去的时候带了一些新鲜鱼,炖着吃了一顿。
十一月下旬李龙再次回到四小队的时候,许成军找上了他。
顾晓霞带着两个孩子在前院屋子里玩耍,李娟和强强两个陪着一起玩,杜春芳坐在一边笑着看着。
李建国、李龙和陶大强他们在东屋聊天,许成军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时候,他们正商量着明年的地里,除了粮食还要种啥。
这时候小麦玉米油葵这些肯定是要种的,毕竟交公粮一直持续到二零零六年,虽然二十一世纪初那几年大家已经不种粮食,交公粮也是买的了,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末,粮食还是必须要种的。
就是劝也不可能,这吃饱饭,顿顿吃细粮才几年?你这时候要给村民们说不要种粮食,全种经济作物才划得来,大家不骂你勺子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