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搞那些虚的。
这边他吉普车开着带着鱼回去,那边李建国就骑着自行车去到了许成军家里。
“你是说小龙把收苇把子的活交给你了?”许成军惊讶的问道,“他不管了?”
“他家里俩孩子都还小,好好陪陪孩子。”李建国笑着说,“收是我收,到时拉走还是他拉走。”
“明白了,你们兄弟两个,嘿,真好。”许成军感慨着,并且羡慕着。
他的亲兄弟堂兄弟都因为他是队长,想从他这里得些好处,有啥好处很难想到他,也很少帮他干啥活。
看人家的兄弟俩,以前李龙不懂事的时候,李建国是把他当儿子养着,吃细粮、花钱去当工人;等李龙懂事了,那弄到的好东西先就有大哥家里一份。
眼下还直接把挣钱的活交给了自己大哥。
这才是兄弟嘛!
自己那些兄弟……唉,比不了,能气死人。
不过想想队里的兄弟大都是和自己差不多,许成军才能平衡一些。
那就打开大喇叭喊吧。
当听到说可以扎苇把子,标准和去年一样,价格还涨了五分钱的时候,队里立刻又沸腾起来。
三小队那边再次被刺激了一下。
四小队上午分肉,下午讲挣钱的活,他们也想干啊。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小队虽然住的地方靠着苇沟,但这里面的苇子是四小队的。
论自然资源,除了田地,以及和四小队同位于大海子上游之外,其他方面三小队竟然一点资源也没有。
好吧,其实三小队才是正常的生产队情况。四小队因为位于全乡最东面,所以情况算是最特殊的,它的东面有相当大一块盐碱地和芦苇红柳滩,再加上上面有个小海子,北面有个大海子,自然资源算得天独厚。
有些人就后悔了,早知道标准不变,那就早早的开始割苇子扎苇把子,还能多挣些钱。
毕竟一个苇把子变成了三毛五,一天扎几十个,十几二十几块钱就到手了。
苇把子数量虽然少了,但价格高了。有些人并不清楚苇把子为什么少,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别人分走了李龙的一部分活——毕竟前年有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