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内心的高兴,连忙让人将其迎了进去,不过,当他再次见到王守仁的时候,却是一脸的不悦。
王守仁是李东阳最看重的晚辈,马文升与李东阳之间,虽然刘大夏对他的态度很差,但他还是要尊重自己的孙女婿。
当楚天说出自己的目的时,马文升为了让王越死得体面一点,特意叮嘱了王守仁一声,表示愿意帮助他安排人手和物资。
王守仁早就等着这句话了,王越的棺木已经等不及了,他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开始了出京之旅。
朱檀目送王守仁离开,回到马文升身边,皱眉思索着气氛。
“看来马大人对伯安并没有什么好感,伯安是个有谋略的人!”
马文升见朱檀涉世未深,目光不够长远,便道:“大明人才济济,缺的是出类拔萃的人物,王守仁刚刚中了举人,却给王华、李东阳铺平了道路,这对别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威宁伯王跃之死,表面上看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有付出才有收获,又能积累经验,如果我没猜错,他从西北归来,就会被封为尚书,这一次,他可是将所有同届的状元都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朱檀对王守仁早年从政的履历并不了解,不过听马文升这么一说,倒也颇有几分道理。
他对王守仁的了解很多,不由帮着王守仁说话:“他从小就有这样的天赋,被李东阳两度陷害,如今三十多岁,终于中了举人,心性还算不错。”
马文升哈哈大笑,李东阳两度夸奖王守仁,让王守仁白白浪费了六年光阴,他自然是心知肚明,李东阳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马文升原本打算告诉朱檀关于明日大婚的事,可还未来得及说话,一个吏部的小厮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启禀陛下,礼部右丞相焦爷前来拜访——”
焦芳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到了。
朱檀望去,只见那名身着尚书官服的男子年约六旬,身形颀长,脸盘微圆,还有一双三角眼睛,即所谓的“斜眼看”。
他的脸上没有胡须,只有一撮山羊般的胡须,看起来很是清秀。
焦芳的声音很大,甚至还有些颤抖,他一进门,就问道:“马文升,你怎么把我的奏章给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