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各署的工人误以为是掌事们回来,手脚霎时变得麻利。
眼下事多,陈韶顾不上去关心他们的疾苦,朝康田递了个眼色,康田立刻去到弩坊署,高声道:“匠作总管何在,陈大人前来监察,还不速速迎接!”
一五十多岁的黑瘦男子连滚带爬地从院门出来,跪地道:“小人赵阿三见过大人!”
甲坊署、弩坊署、刀剑署、长矛\/斧钺署房屋一字排开,尽皆依山而建,一半在山腹,一半在山外。
山腹制钢与锻造,山外精加工与装配。
陈韶跟着赵阿三进入弩坊署,看着忙忙碌碌的工人,随意问道:“弩坊署总共有多少人?”
赵阿三恭敬道:“锻造箭镞和弩机的有九十七人,整备弩箭的有九十三人,共计一百九十人。”
陈韶上前去,拿起两支刚刚黏合好箭羽的弩箭,仔细查看一遍后,问道:“这些弩箭为何没有铭文刻录?”
赵阿三赶紧解释:“弩箭黏合好箭羽后,还需要经过质检合格,才会刻录铭文。”
陈韶顺势问道:“在哪里质检,又在哪里刻录铭文?”
赵阿三指向旁边的院子:“就这隔壁。”
陈韶吩咐:“带我过去看看。”
赵阿三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后,领着几人去了隔壁。
走时,顾飞燕让蝉衣给她拿了两支刚刚黏合好箭羽的弩箭。
“铁矿坍塌,这边有没有受影响?”在进入仓储之前,陈韶状似随意地问道。
赵阿三摇一摇头:“诸冶监和各署虽有半数在山腹,不过入腹最深也就十丈,距离铁矿少说也还隔着几十丈远,因而并未受到影响。”
仓储的院落也有一半在山腹。
在质检官的带领下,陈韶查看了质检与铭文刻录的过程,也趁机将整个仓储都看了一遍。
从明面看,仓储并没有问题。
鉴于从辛字洞发现的弩箭并没有刻录铭文,陈韶暂时没有搜查仓储,而是又回到了弩坊署。
“你在这弩坊署多少年了?”进入弩坊署大门时,陈韶随口问道。
赵阿三愣了一下,又前后左右各看一眼,确定陈韶是在问他后,才慌忙答道:“有七个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