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天将军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2/7)
父。”

    李瑄给出姜太公的封号。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没有过多的意见。

    今日的朝会,也正式结束。

    在结束前,李瑄宣布休朝七日,待李隆基大敛以后,再重新开朝。

    李瑄下朝会召宰相们到政事堂,与宰相们讨论当前国事,与规划事宜。

    计划在今年,长安城诸坊诸市道路,全部铺设成水泥路。

    于明年之时,开始正式铺设两京古道的水泥路。

    更多的百姓选择加入水泥、沙石的制作。

    李瑄出政治堂后,见李适之,然后与李适之又到兴庆宫,祭拜李隆基。

    刘单已经开始为李隆基主持祭祀仪式。

    李瑄向刘单交代关于李隆基陵墓的修建之事。

    要求七个月以内完成,不必太过壮丽,以节约为本,可以使用水泥,加固陵墓内部。

    陶俑可以名匠烧制。

    金银珠宝、丝绸的陪葬,适当即可。毕竟李隆基享福的时间可不少。

    不是李瑄苛刻,即便李适之死亡,亦是如此。

    如果他死了,他会留下遗诏,将他在青山中掩埋,不必立碑,永久长眠。

    省得被一群摸金校尉光顾。

    “对了,杨贵妃得知先帝逝去以后,作何反应?”

    最后,李瑄向刘单询问这件事情。

    刘单既然任商部尚书,也一直兼任着兴庆宫使。

    管理着兴庆宫的事物。

    “回至尊,据太真观中的女道士汇报,贵妃在得知先帝亡故,只是对着道祖祈福,一夜未眠,无法猜透她的感想。不过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了。贵妃经历恩怨情仇、荣华富贵,又家破人亡后,似乎已真心向道。”

    刘单向李瑄回答道。

    “她没有提出祭拜先帝吗?”

    李瑄疑惑。

    “并无!自入太真观后,贵妃清茶寡淡,素衣不妆,未踏出太真观一步。”

    刘单向李瑄回答道。

    “盛世牡丹,终将过去。不必多监视了。”

    李瑄吩咐一声。

    杨玉环和李隆基一样,也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