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如之前的均田制,但朝廷需要统计耕田,留存预备土地,以军功赏赐,以新民分耕。
农户可以一成的田租,去租种官府的土地,一户最多可以租重五十亩。
总的来说,京畿之地的农奴并不多,豪强大族得收敛点。
甚至还不如宗室皇家农庄内的贱民多。
接下来,蓝田县开始审查韦氏、元氏等豪强。
如果有草菅人命、欺男霸女的罪行,依法处置,查抄全族资产。
如果没有,则以贿赂罪、私吞田产罪、隐瞒户籍等罪行,处以重罚。
在除贱为良运动中,李瑄也算网开一面。
没有大罪,只有小罪的大族,只以罚款告知,没有一棒子打死。
除贱为良,只肃清豪强,逼迫大族放田放奴。
不论别人如何去定义,在李瑄心中,草菅人命、鱼肉乡里、欺男霸女者,既为豪强!
让文武百官放下心,毕竟他们才是最大的士族群体。
豪强中,首恶伏诛,家人流放西域。
最终,元氏、韦氏等家族被皇甫曾定义为蓝田县的豪强。
在最后的审讯的时候,皇甫曾在公堂上向元氏等家主说道:“你们可认罪行吗?”
“你真是清白啊!但天下又有几个蓝田县。”
韦氏家主发出不甘心的声音。
意指偏远的地带,官吏会被豪强大族收买,永远也不可能完成除贱为良。
只恨自己的家资在蓝田县,否则绝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能跟随雄才大略,如尧舜一样的君王,天下的蓝田县比比皆是。你们这样的豪强,当承担这样的结果。”
皇甫曾回答道。
李瑄改变许多文人的思想。使他们愿意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方向前进。
如韦氏家主这样定性为豪强的人,最后审讯过后,还要交给大理寺复审,才能判除死刑。
在罪证确凿的情况下,他们死不承认也没用,只能骂骂咧咧地签下认罪状。
仅仅一个月时间,蓝田令皇甫曾将黄金、豪强资产、罪状文书、除贱为良文书、安置文书等文件一并送往朝廷。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