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
桓温见其说破,笑答道:某闻匹夫一怒,流血五步。亦防狗急跳墙,不得不尔。
借此戏语,喝令刀斧手尽退出亭外候立。此时郗超正卧于帷幕之后,欲窃听亭中之语,忽有阵风起处,吹动帐幔,翻卷掀开帷角,显露其形。
谢安正好瞧见,不由哈哈大笑道:某尝闻“入幕之宾”一语,原来典出于此。郗生亦世家子弟,何不请出一见?
郗超恐失章仪,走出相见,各施礼重新叙座,只得讪讪旁坐相陪。
谢安言于桓温道:先帝崩逝之时,遗诏明公行诸葛武侯丞相故事,我等便欲奉诏涓吉,迎接乘舆入朝辅政。今幸丞相车驾来临,迎接不及,帝命百官皆于城外十里接官亭恭候,委我二人前来代天子接驾,礼备不及,丞相休怪。
桓温只得淡淡一笑,答道:孤有何德,敢慕诸葛武侯?
谢安:丞相盛德巍巍,何谓不如?以某观之,虽伊尹、周公,亦不能及耳。
二人言语入巷,渐入清谈之境,于是欢悦攀话,不由笑语移日,只恨时促。
桓温忽然想起一事,遂问道:先帝既崩,公等将以何议上谥号?
谢安:臣等以先帝手易不訾曰简,兹惠爱民曰文,谥为简文可乎?
桓温笑谓左右:此谢安石碎金之语也。
左右亦顺其意赞道:谢公真乃经天纬地之才,我等不及。
因此众人安坐,一直谈论至日落西山,早忘杀伐之事,满座春风。因见日暮,谢安与王坦之告辞,桓温亲自送出亭外。
谢安出亭之后,才知百官已到大半日,皆拜于道侧,直跪得两股战战,汗透重衣。年老者已东倒西歪,深度中暑,渐觉不省人事。
桓温见状得意至极,遂命百官入亭相见。
百官入亭,见外面大兵陈卫,位望而爵厚者皆战栗失色,只得战战兢兢,入见拜礼。
桓温对众官道:劳你百官远迎至此,今日天色已晚,公等即可还朝,免此伺候。
于是百官暗自庆幸,告辞而归。于路便有埋怨谢安、王坦之者:公等只顾清谈,却令我等跪肿双膝,殊不人道。
便有聪明人出言止道:尊兄休得如此说法。彼坐于亭中之时,亦不弱于沙场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