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巡查产业的戚兰娘同样说起见闻,“我在五谷豆坊遇见欧掌柜,他道这段时日休息,半月后再出发,专跑潼关一线。”
赵璎珞确认道:“不出关?”
戚兰娘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是的,他打算在关隘附近接收货物。”
赵璎珞笃定道:“他的粮车笨重,行动起来极为不便。若是不巧碰上大军凯旋,恐怕也只能乖乖让路。”
“让路”都是装裱的说法,实际上,一旦遇到大军,他可能会在某个地方滞留多日。与其如此,还不如先歇息一段时间,好好筹备货物。
以右武卫的德性,定然要沿途扫荡土匪,四关之中,还真就是潼关这条线最安全。
至于其他三关,恐怕只能等的入秋后再做打算。
祝明月从不怀疑长安豪商和他们背后主家的能量,吴岭在时,他们都能不顾潜规则,撬动左厢军再度出征剿匪。
欧六山甚至比段晓棠本人都更早知晓消息。
更不用说现在了。
戚兰娘继续说道:“我留意了往日那些大商队的动向,他们大多都有着类似的打算。”
赵璎珞提议道:“恒荣祥的商队入秋后才会前往并州,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跑一跑短途。”
如今,在众多产业中,唯一具备远行能力的只有恒荣祥。
戚兰娘接着说道:“我看霍管事手下几个小队长已经跟着历练了几回,不如就让他们带上其他作坊店铺的伙计出去闯荡一番。”
限制他们产能规模的从来只有原材料和物流,更何况,这种抓住时间窗口的生意,他们以前也做过。
只是受限于实力,无法大规模开展。
对其他商家而言,最困难的备货问题,在他们这里却轻而易举。
他们能撬动的货源还少吗?自家产业以及马上就要班师回朝的四卫携带的战利品,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优质货源。
既然两位副手都打算发这一注财,祝明月权衡过风险与收益后,更没有拒绝的道理。
决定道:“先通知几位掌柜盘一盘库存,后天来万福鸿开会,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戚兰娘心里自有一本账,这时候几个做吃食的产业不会放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