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不少,但丰收胡同周边是机械厂,就这一片知道的人很多。
沈瑶没费力气,将要付的车钱提前准备好,自己侧头欣赏起窗外的景色。
京市这几年的变化确实大,尽管比不上后世的先进繁华,但该有的首都风采,京市一点不缺。
开车师傅比较健谈,两人从身边小事聊到国家大事,同时还提到投资建设和厂子经营困难。
“嗐,如今都是另找份工干着,不然那点工资都不够花。”
“师傅开出租车几年了?来回趟跑着应当拉过不少人。”
“可不是,穿的一身阔气,腰间还别着呼机……”说到这个,师傅的大嗓门立马提了起来,显然对这种事很感兴趣。
沈瑶也不阻止,甚至还和师傅一起八卦这些派头足的人到底是哪位总。
两人聊了一路,直到看见丰收胡同的门牌。
下车将准备好的钱递过去,沈瑶拎着行李进了胡同大院。
她回来的不算凑巧,田娜和两个孩子人不在家。
唉?
“是瑶瑶吧,你妈带着两个孩子去买小汽车啦。”
赵美芝今儿休息,刚眯了一觉,出门正好看见沈瑶。
想到自家能有如今的发展全靠谢家提携帮扶,赵美芝一张脸直接笑开花。
“刚下火车吧,吃饭了没?姐家里还有些吃的,给你端来尝尝。”
话说完,不等沈瑶回答,赵美芝一溜烟跑远。
沈瑶:……
沈瑶放下手中行李,坐在小院的凳子上抹了把脸,伸手接过赵美芝端来的软乎糕点送进嘴里慢嚼。
从下火车到现在,沈瑶除喝了两口水确实没吃什么。
“咋样?这都是程冰她们从海市买回来的,说是百年老字号,曾经的皇家贡品。
我看啊,都是用来唬人的名号,还没家里蒸的发糕有嚼劲儿。”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赵美芝脸上笑容不减。
没办法,家里生活好了就是会各种顺遂开怀。
多少人家的不如意,都是没钱闹的;有了钱的家庭,连吵架都会和气几分。
赵美芝在的赵家如今就是这种情况,家里四个儿子都结了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