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位后,迅速用右手腕的旋转力将火箭筒转到右肩前,同时左手接握护板,将火箭筒上提,对准了公路边的敌迫击炮位。
这一过程中,他的右手也很快打开肩托,五指并拢移握筒尾。而副手小南坎爷赶紧将自己背上的四枚火箭弹取了下来,准备好再次装填。
小南坎真名叫曹有顺,是南坎市华侨子弟,缅甸抗日军在南坎修建机场的时候他就想参军,可惜那时年龄太小,只能进入学校学习。
去年初中毕业,当兵的年龄也够了,于是就加入了缅甸军队,成为一名火箭筒手,因为年龄小,被战友们笑称“小南坎”。这次战斗是他第一次参加实战,所以被安排给老兵欧正阳当助手,。
刚从取下的背袋里将一枚火箭弹抽出来,小南坎就听见“轰”的一声,欧正阳阳手里的火箭筒已经发射了出去,随即就听见他喊出“火箭弹!”
顾不上察看第一枚火箭弹的战果,小南坎赶忙将手里的火箭弹递到前者手里,这才手里不停取第二枚火箭弹的同时,用眼睛朝公路上刚才敌人炮位上瞄了一眼,那里的两门迫击炮已经不见了踪迹,几个泰军尸体散落在周边,显然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和欧正阳、小南坎这种远程打击方式不同,五连还有几个不怕死敢近身战斗的家伙,比如一排一班班长张汉林。
张班长是二连推荐到特战部队去的战士,参加了几个月的训练,可惜在后面的考核中没有过关,被退回了原部队,这对他的打击可不小。不过回想起那种非人的训练,以及通过考核的战士那种强悍的身体素质以及战斗力,张班长也只能认命,自己比起那些人,还是要差很多。
虽然没有进入特战队伍,但张班长的身手在整个五连,乃至整个二营数百号人中,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近战格斗。除了二营几个同样被特战队退回来的几个战士,没有人比他强。
此时的张汉林,已经带着他的一班战士,靠近了公路边,接连干掉一批泰军后,被几挺机枪压制在了一处洼地里。
朝身后战士打了一个掩护的手势,张汉林自己借助草木的掩护,慢慢离开洼地,朝敌人的机枪阵地摸去。几颗手榴弹爆炸的烟雾里,张班长几个前翻滚,已经到了一棵榕树附近,泰军的机枪就在榕树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