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68章 从边缘走向巅峰:李芳远的传奇人生(6/7)
朝鲜王室已经迁居开京(松京)数年,但宗庙仍在汉城。永乐二年(1404年)七月,李芳远以“天变地怪,屡彰警告”为由,指示群臣讨论是否还都汉城或将宗庙迁到开京。群臣多数倾向于后者,但李芳远不满意这一结果,命令维持现状。九月初一日,太上王李成桂传旨要求还都汉城,李芳远以此为依据,决定第二年还都。同时,他还以郑道传所建的景福宫风水不佳、是“山囚水渴、虏王灭族”的凶地为由,下令在汉城修建一座新的离宫,即昌德宫,供自己还都后常住。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十一日,李芳远带领王室成员回到汉城,二十日住进了刚刚建成的离宫昌德宫。昌德宫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李芳远的居住问题,也象征着朝鲜王室的重新扎根汉城。此后,李芳远再也没有迁都,除了朝鲜宣祖、仁祖时期因战乱而短暂逃离外,昌德宫一直作为朝鲜王室的主要宫殿。

    六、禅位去世

    李芳远有四位嫡子,分别是长子世子李褆、次子孝宁大君李补、三子忠宁大君即世宗李裪、四子诚宁大君李褈。世宗李裪并不是继承王位的第一继承人,而是当时的世子李褆。李褆曾前往明朝觐见过成祖朱棣,并成功完成了一次访问,这使他在朝野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永乐十六年(1418年)六月,李芳远以“不好学问,沉于声色”“私通群小,恣行非义”“罔有悛心,反怀怨怒,愤然上书,辞甚悖慢,全无臣子之义”等理由,废掉了世子李褆,改立“英明恭俭,孝友温仁,好学不倦”的忠宁大君李裪为世子。

    这一决定引起了朝野的震动,但也显示了李芳远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两个月后的八月八日,五十二岁的李芳远禅位于李裪。禅位仪式庄严肃穆,李芳远在众臣的见证下,将王位正式传给了李裪。十一月,李裪为李芳远上尊号“圣德神功大王”,以表彰他在位期间的卓越贡献。

    禅位前后,李芳远不断肃清外戚,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他在禅位前陆续赐死自己的四个妻舅闵无咎、闵无疾、闵无悔、闵无恤,这些举措不仅消除了潜在的威胁,也展示了他坚决维护王权的决心。禅位后,李芳远又赐死亲家沈温,进一步巩固了新王的统治地位。这些残酷的手段虽然令人唏嘘,但也显示了李芳远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