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237章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的传奇人生(5/7)
这段时间他主要在京城里度过,除了偶尔外出主考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京城内从事编修工作。

    在这九年中,宋湘的仕途颇为平稳。嘉庆十二年(1807年)和嘉庆十三年(1808年),他先后被派遣到四川和贵州主持乡试。除此之外,他还在京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文渊阁校理、咸安宫官学总裁、国史馆总纂主编儒林和文苑两传、教习庶吉士等。这些职位不仅显示了宋湘在学术上的造诣,也证明了他在官场上的认可与信任。

    尽管这是宋湘第二次在京都停留,但与第一次相比,他的境遇截然不同。翰林编修的职位相对清闲,除了处理日常公务外,宋湘还有大量的时间与其他翰林们以文会友,进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得意、最舒适的日子。然而,这也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低谷期。由于生活相对单调,交际圈子较为固定,这一时期的宋湘在诗歌创作上显得较为沉寂,作品的内容较为贫乏,格调也不高。即便是他自己,也不愿意保留这一时期的作品,最终经过筛选,仅收录了《燕台剩沈》一卷,共计五十七首诗。

    清代朝廷每三年会对京官进行一次品德和行为的考察,称为“京察”。每位京官都需要接受对其个人操守、政绩、才能和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估,并根据表现给予“称职、勤职、供职”三个等级的评价。在宋湘担任京官的九年里,他一共参加了三次京察,每次都获得了最高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了宋湘在官场上的良好表现和清廉形象。

    宋湘离开北京前往云南赴任时,在诗中写道:“回首十年香案直,退朝满袖只炉烟。”这两句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清贫正直的京官生涯。

    七、遍历滇官

    嘉庆十八年(1813年)八月,五十八岁的宋湘以翰林身份被外放出任云南曲靖知府。这一任命标志着宋湘仕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从京城出发,一路南下,先是乘船,后转乘马车,历经长途跋涉,穿过安顺,抵达盘县,最终到达了云南。这一路上,宋湘目睹了沿途的风景与民情,心中充满了感慨,写下了许多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这些作品后来被编入《南行草》。其中,在抵达黔滇交界的胜境关时,宋湘还在驿站的墙壁上题写了《滇南胜境题壁》,表达了他的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