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袁总几人应酬完几位重要嘉宾,正望着他们快步走来。
陈凡感应到炽热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便拉着周亚丽停下。
袁总很快走到跟前,先客气地打了声招呼,又说了声“招呼不周”,才对着周亚丽问道,“周女士,您看咱们什么时候可以签投资意向合约?”
周亚丽不假思索地说道,“都可以啊。”
袁总顿时大喜过望,笑着说道,“周女士巾帼不让须眉啊,做事干净利落。既然这样,不如咱们这就在深圳政府报告厅里,举办一个简单的签约仪式?”
他指了指在外围拍摄的摄像师,说道,“正好今天有省里的电视台过来采访,也算是留下一个珍贵的回忆,如何?”
周亚丽回头看了一眼陈凡,转过头去,笑道,“没问题。”
约定之后,几人各自上车,往市区驶去。
等到了市府大院,这里已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不仅在大街上拉开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美国华裔商人周亚丽女士莅临考察”,还在大院门口也拉了一条横幅,“热烈祝贺美国万木春公司总经理周亚丽女士与蛇口工业区投资协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红色的布条、黄色的纸张、黑色的毛笔字,虽然简单,却很隆重。
许多本来准备参加完开工仪式,就返回香港的商人,闻讯也都主动留了下来。
很快车队抵达大院,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陈凡陪同周亚丽登上主席台,与袁总签订“合作协议”。
事实上由于过于仓促,这份协议不过是手写的几条“草稿”,主要罗列了周亚丽的投资意向,以及蛇口工业区能给予的优惠条件。
重点是投资金额。
拿到文件夹的时候,上面的金额还是空白,等着周亚丽来填写。
在陈凡的暗示下,周亚丽闭着眼睛写下“一亿美元”,看直了袁总的眼睛,也惊呆了前来见证的嘉宾们。
一时间报告厅里议论声不断,都在讨论周亚丽如此大的手笔,到底是真的还是幌子?
周亚丽跟着父亲参加过好几次谈判,去年年底时还见证过历史时刻,此时早已历练出来,淡定地签好自己的名字,又与袁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