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习惯。这时候若是我们能组织几场活动,让他们感受一下我国的传统佳节,这样也更有利于加深沟通交流。”
她说着抬起头,脸上笑容更盛,“借着这几场交流会,我们成功与英国和法国那边的文艺机构取得了联系,双方正在探讨建立常规沟通机制,还有对派人互访方面的事项进行磋商。”
陈凡眉头轻挑,笑道,“可以啊。这事是段副主任在负责?小边呢?她在里面有没有起到作用。”
谭庸
在一旁摇了摇头,笑道,“难得你还记得自己有个秘书叫小边,她啊,现在可不得了,在咱们单位里可是大红人。”
陈凡转头看着他,“她做了什么事?怎么就大红人了?”
这时许启珍插话说道,“老谭,你可别给小芳戴高帽,大家能给她几分薄面,更多的还是因为小凡,如果没有小凡在后面站着,谁会理她一个小丫头?”
陈凡看着她笑道,“可别这么说,单位上谁不知道她是你介绍进来的,怎么着也是给你面子啊。”
许启珍摆摆手,“那你就错了,我只能护着她不被人欺负,可没本事让人对她笑脸相迎。说到底啊,还是因为你。”
顿了一下,她忽然压低声音,看着陈凡问道,“现在国内文学界是什么情况,你应该知道吧?”
陈凡点点头,“知道啊。”
今天下午的时候,他还和姜甜甜说起过,当前文学界确实是风头不再。
包括《人民文学》这样的权威杂志在内,刊登的作品,着实有些一言难尽。
为什么之前陈凡决定不再给其他杂志社持续供稿的时候,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连何青生和巴老两人都亲自出面相问,得到陈凡会持续供稿的承诺才放心。
就是因为投稿数量虽多,可质量确实不够。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出现,除了新作者的能力还远远不足,跟老作者放不开手脚也有些关系。
要知道,冬天过去了还没多久呢,谁知道哪天会不会突然来一阵倒春寒?!
只有陈凡才知道,这种情况,要一直等到今年年底的第四届文代会结束之后,才会有所转变。
也就是老政委亲自出面讲话,并鼓励大家多创作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