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排个序,看着就挺爽。
咱不跟马啊、王啊之类的人比收藏,没那个必要,就自己收着玩。
回头等宁郡王府修缮完毕,再把那里面也都摆上,也就差不多了。
跟周亚丽聊了几句,满足了一点好奇心之后,经理又对着陈凡问道,“同志,你不要民窑我能理解,民窑精品极少,小店暂时没有,而古玩这东西,谁都想要精品,只不过,……”
他说着指了指被陈凡挑出来的那十几件东西,不解地问道,“那些为什么不要呢”
陈凡看了一眼,笑道,“哦,那里面有几件重复了,过于相似,品相又稍微差了一筹,所以不要。至于角落里单独放的那三件。”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看不准,就不要了。”
至于民窑,确实也有不少珍贵的精品,有些民窑瓷器的价格,比官窑还要高,那就像顾景舟的紫砂壶一样,要看制作的大师是哪一位。
可惜这里没有,否则他也不会落下、一件都不要。
看不准
经理闻言顿时脸色一变,深深看了一眼陈凡,谈兴一下子散了个精光,随即对着那位老同志招招手,走过去拿起瓷瓶观看。
两人对着三只瓷瓶,小声讨论着什么。
陈凡则在一旁坐着,喝着经理叫人泡的茶,静静等着他们装箱。
过了好一会儿,经理才走过来,却对那三只瓷瓶绝口不提,只是满脸笑容地说道,“同志好眼力,不知是在哪家单位工作”
陈凡笑了笑,“江南省作协。”
经理微微一愣,江南省作协
再看看他大约二十来岁的样子,不禁皱眉思索。
他突然想到前两天听到的一个消息,当即小声问道,“客人可是陈凡”
陈凡笑着轻轻点头,“见笑了,正是鄙人。”
验证了心里的猜想,经理不禁呼出一口长气,感叹地说道,“原来真是陈作家。我听几位老友谈论,陈作家拜师徐先生,学习历史、文学,之后先在江南省博物馆学习鉴定文物,前几天又去了国家博物馆,短短两天时间,便将馆内珍藏摸透。
本来还以为他们说的过于夸张,今日一见,才知道所言非虚,闻名不如见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