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陈凡一手拿着笔,一手抓着脑袋,在信纸上抠文字,“丽丽、见字如面。”
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写了。
作为一个95后,陈凡就没写过情书,年少时不懂,成年后谁还写信?
聊微信都嫌慢,都是直接打电话好吧。
更何况他之前可没谈过恋爱。
呃,就算身边的同学朋友有谈恋爱的,也是句就勾搭在一起,然后电话撩骚。
情书?
抱歉,他只看过林觉民的“与妻书”,还有鲁迅的“广平兄”。
前者催人泪下,后者真挚笨拙。
都不符合陈大才子的现实情况啊。
可是不写又不行。
姜丽丽一个星期一封信,从京城到长春、从卢家湾到省城,就一封都没有断过,还不把钱当钱,每次用的都是挂号信。
之前的信都还没回呢,要不是中间打过两次电话、拍过电报,再不回信,那丫头能偷偷躲起来哭信不信?!
没办法,抓了两把头发之后,陈凡叹了口气,只能记流水账了。
“来信均已收到,只是俗事繁忙,无暇回信,直至今日稍有闲暇,心中思念无可抑制,方才提笔,倾诉衷肠。”
看着写出来的几行字,陈凡有种撕掉重写的冲动。
是不是太直接了?
要不要委婉一点?
可是那丫头写的比这个露骨多了……真不知道她平时看上去温柔内敛,怎么会写出那么热情奔放的文字?
什么“弟弟、想你”,哎哟,好肉麻。
陈凡咬咬牙,算了,就这么写吧,大家一起麻。
“在京城时买了一块地,就在什刹海的边上,我自己设计了一座房子,你见了一定会喜欢,那是与番禺路的小楼不一样的风景,正如我看你时,时时有不同的风情。……
我现在已经在江南大学求学,追随徐祖瑞先生读书,江大的校园很美,让我时常想起你的容颜……”
咬文嚼字,好不容易写完一封不足600字的情书,陈凡感觉比写一篇60万字的小说还累。
倒不是说虚情假意,只不过身为新世纪的钢铁直男,写这种直抒心意的文字,确实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