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的时候贼利索。
差点连陈凡兜里仅剩的1750元都给掏走。
陈凡将全部钞票清点完毕,一扎扎的放进背包里,心里美滋滋。
寄出去38万,没想到手里还有7万7,哎呀,钱多了也是烦恼呀!
这些钱他就不准备给张师父寄过去了,之前的38万已经足够表态,应该不会有人再想打他的主意。
至于这点兑换侨汇券的钱,他准备留着以后办出版社用。
等到今年年底,开完会之后,他就可以用这个作为理由,提出挂靠办出版社的要求。
有条件就办杂志社,条件暂时不成熟的话,就办出版社,专门出版自己的书,那才是纯赚!
稿费?
算个屁。
……
将钱收好,转头看了看眼睛都红了的许启珍,陈凡无奈地说道,“许姐,我这儿就剩1750的侨汇券了,你总得给我留点儿吧。”
许启珍叹了口气,“本来吧,我那表妹看中的是一台14吋日立彩电,价格是1200,可是后来不知怎么滴,她就想要另一台18吋的大彩电,那个就贵了400块,这不侨汇券就不够了吗。”
说话的时候,眼睛还盯着他的口袋。
至于何青生和谭庸,他俩早就跑了。
说不定现在就躲在家里看彩电呢。
陈凡将背包放在一旁,看着她说道,“你不是换了2000吗,1600还剩了400呢。”
说话的时候,心里不禁感叹这时候的电视机真不是一般的贵。
平均工资普遍只有35元的情况下,一台电视机竟然要3、4年的工资,离谱。
他还不知道,再过两年,也就是80年的时候,上级放开电视机价格,14吋进口彩电立马涨到2300,18吋彩电涨到3200元。
之后一路狂奔,等到80年代末,一台日立的大彩电竟然要一万多!
80年代啊,那可是“万元户”还很吃香的时代,全部身家竟然还不够买一台进口大彩电。
这种情况要等到90年以后,国产彩电大量上市,才将电视机的价格打下来。
陈凡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价格走势,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