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学制也经过多次调整,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有过一段时间的四年制,到了50年代中后期,本科改成了5年制。
70年很多大学复学以后,响应上级规定,将全部的5年制本科改成了3年制,而3年制或4年制专科也顺理成章变成了两年制。
据南湖水运公司的田书记所说,省城船舶修理厂的不少工程师,就是两年制大专毕业,而且两年的学习时间里,有几乎一半在开会和学习精神,剩下的还能学多少东西,可想而知。
这样的工程师修不好两套问题并不复杂的船舶推进器,也就不足为奇。
而现在恢复高考,本科又重新变回4年制,只有建筑、医学等极少数专业保留了5年,大专也改为3年制。
学习内容里面,除了有几门必修的公共课之外,再没有动辄开会、出游、学习精神等课程,基本以专业学习为主。
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暂时还没有适合4年制的教材,而3年制的教材又过于“低端”,没办法,很多老师只能翻出以前的课本、将就着给学生们上课。
尽管条件有限,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几乎都是热情爆棚。
眼前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能容纳三四十人的教室里,硬生生挤进去七八十人,而老师也不在意,全身心地沉浸在课本中,为学生们讲解“文学”这门课。
陈凡尽管学过这门课,甚至能将课本背下来,可此时听这位老师讲来,也别有一番体会。
果然文学这种东西就很主观,只要研究下去,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多听一些别人的想法,也能触类旁通。
就在陈凡看得入神的时候,他耳朵微动,转头往楼门方向望去,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急匆匆地跑进来。
那人见到陈凡,先是愣了愣,随即站在原地、用力吸气呼气。
这是在平复气息,要不然讲话都难受。
终究是年轻人,没过几秒,他便平复下来,随后悄咪咪走到陈凡身边,往里看了看,小声问道,“讲到哪里啦?”
陈凡歪着头看了看他,“你迟到了吗?”
结果那人瞟了他一眼,“兄弟,大哥别说二哥,你不也是来蹭课的吗,还说什么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