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我不是听说买笔墨纸砚还有字画旧书这些东西,就要来琉璃厂么,又怕被骗,只能拉你们出来坐镇了。”
张玄松脸色一变,咧着嘴笑道,“那你就多虑了,琉璃厂街上的商店,有一家算一家,那都是国营店,不会干骗人的事儿。”
林远祥在一旁点头补充,“你说的被骗,那是刚建国头几年的时候,一些个黑心老板还在,那些人就不干人事儿,后来合营之后,就再没出现过。
尤其是那荣宝斋里头,不管是前人的画还是今人的字,都是明码标价,你看上了就买,连价都不用谈。”
陈凡眉头轻挑,“是吗?那待会儿我要开开眼。”
说话的功夫,林远祥便指着前头说道,“咯,这就是琉璃厂东街,不过附近的老百姓都习惯叫东琉璃厂。”
陈凡眼珠微转,简称东厂?
不过,离这么近的吗?
此时路边已经出现变化,卖毛笔的、卖纸的、卖书的……,商店有,却不多,而且大多只是一个小小的门店,里面进进出出的也基本上是外地游客。
本地的居民则三三两两在街面上散步,有些还坐在家门口的路边闲聊。
与陈凡想象中的车水马龙相去甚远,更别说和大栅栏相比。
(70年代的琉璃厂街)
陈凡这一行人过来,自然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有点神奇,三位师父竟然还是这里的名人?
不时有老大爷、老太太挥着手打招呼。
“出来逛街啊?”
“老林、老张你们今儿个竟然一起走,还没有动手,难得啊!”
“老李,今天怎么舍得出‘绣楼’了啊?”
李尚德气得跳起脚直骂,“滚蛋,你老何家才是绣楼,你就是绣楼里的老妈子,天天伺候你家祖宗。”
被骂的人也不生气,“诶,你这话说对了,我天天伺候我大孙女儿,可不就是绣楼吗。”
李尚德一听也没辙了,只能拿徒弟顶上,当即指着陈凡说道,“瞧见没,我徒弟,也是半个儿,嘿,以后他儿女就是我孙子,怎么着,羡慕不?!”
哗的一下,陈凡就被一群老大爷老太太强势围观。
“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