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地认为今年的提干必定少不了自己。
只是,没多久意外就发生了,廖承志在一次销毁雷管时致使右手手指伤残,继而导致了他又错过了这年的最后一次提干机会。
连队上虽然很同情廖承志的遭遇,考虑到服役六年的他已提干无望,就计划在年底安排他退伍。
就在这紧要关头,廖承志人生路上的第一位伯乐出现了,那就是刘之野。
当时,“刘之野教学法”风靡全军。
有一天,刘之野就来到三团4连来观看该部的汇报演习。
恰逢廖承志所率领的班在演习里脱颖而出,并获得了刘之野的瞩目。
刘之野观后评价他说:“这个小班长有一定的指挥才能,是一个稀有的干部苗子,值得着重培养。”
有了刘之野的肯定,廖承志才得以继续留在部队,并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随后几年,廖承志得到了火速提拔,一路升至师作训科副科长。
正当廖承志以为自己在部队的仕途将一帆风顺之际,命运却再度给他开了个玩笑。
几年前,部队开始精减干部人员,安排部分干部转业。
而廖承志就在转业的对象之中。
这时候还在卫戌区当领导的刘之野又站了出来。
他拍案道:“廖承志这位同志不但军事技术过硬,带兵训练也是把好手。
依我看哪,还是让他去带兵吧!”
最终因为刘之野的青睐,廖承志再度在部队中留了下来,并于78年被调到警卫二师六团任团长。
年底到了南疆。
在接到进入一级战备命令后,廖承志开始加紧指挥六团的临战训练,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好准备。
前年元月,六团随主力部队开赴南疆。
廖承志在紧张之余所感受到的更多是兴奋,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在战场上施展才干的机会。
2月初,在廖承志的指挥下,六团发起了班河捕俘作战,这是全面开战前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
为完成上级要求的捕俘侦察任务,廖承志在反复思考和侦察下,决定在敌人境内的班河附近的572高地展开捕俘作战。
考虑到人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