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钟兴国一手扶住拉线,慢慢地摸向了作为绊发雷爆炸装置的白眼狼制仿s联f1手榴弹,拨开草丛,剥去周边的土壤,绊发雷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孔。
钟兴国稳稳地握住了击发装置,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向插销处的拉线。
随着“嘎嘣”一声清脆的响动,拉线应声而断,他紧绷的神经这才放松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
紧接着,钟兴国熟练地将断掉的拉线缠绕在地雷上,确保它不再构成威胁。
随后,钟兴国又以同样的冷静与果敢,如法炮制地拆除了第二颗地雷。
至此,笼罩在他们头顶的死神阴影终于被彻底驱散了!
在排雷的生死瞬间,钟兴国展现出了非凡的冷静与智慧,他的英勇行为很快传遍了军营。
133师的侦察参谋谭不凡,这位被誉为“侦察英雄”的英模代表,在各地的巡讲活动中,深情讲述了钟兴国的事迹。
在一次巡讲间隙,一群敏锐的记者围住了谭不凡,从他口中挖掘出了钟兴国的感人故事。
记者们被深深打动,他们决定将这份英勇与无私传递给更多人。
于是,一篇题为“他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的文章在报纸上赫然登出。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较为详尽地记录了钟兴国这位老兵在排雷现场排除连环绊发雷的惊心动魄过程。
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他的英勇与果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生死瞬间的紧张与震撼。
钟兴国的名字,也因此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符号。
而在那紧张肃穆的前线指挥所内,参谋长刘之野的耳畔,再度回响起了“钟兴国”这个响亮的名字。
他细细回想,恍然惊觉,那个曾经青涩、带着书卷气的大学生新兵,历经风雨洗礼,已然蜕变。
部队党委给钟兴国记了二等功,火线入党提干。
不久后,钟兴国又被任命为葛小虎分队的尖兵组组长。
一天黄昏时分,葛小虎分队再次踏上了征途,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坚定地朝着敌军的某个高地进发。
在这一行人中,走在最前端的依然是那位身手矫健的尖兵组组长——钟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