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三哥可是让我们大哥省心不少。”李泰笑道。
“就是,我们不给大哥添麻烦。”
长乐也在书院里,跟以前认识的小姑娘们凑在一起聊天。
“过了今年夏天,就不在书院读书了。”
“怎么了?”长乐不解的问道。
“家里已经给我挑选了一门亲事,等两年后,就要成亲了。”
“啊?!”长乐瞪大了眼睛:“可是”
她看着眼前的好友,可是,她的年纪也是,两年之后,也的确是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可是,感觉还是年纪太小了
但是想一想,母亲十二岁就嫁给阿耶了
“我是要去工学院的。”另外一个小姑娘说道。
“女子也能去工学院?”长乐有些稀奇。
“能啊,工学院里也有女先生,可以教导我们刺绣,将来找个地方做绣娘,也不少赚呢,听书院里的先生说,番邦来的商人,特别喜欢咱们大唐的丝绸和其他织物,还有刺绣什么的,我觉得,将来做这个,肯定能挣到钱,那样家里有了钱,日子不就过的更好了吗?”
“而且,挣到钱,让家里的弟弟也进书院读书,说不定将来,他就能读文学院,能读好些年的书。”
“万一要是有出息呢?就能光宗耀祖了。”
长乐听着好友们叽叽喳喳的说着,憧憬着以后,原本心里的几缕忧愁,也都散了去。
听婶婶说,在庄子上的书院里读过书的女子,即便是将来婚嫁,也会找家里条件差不多的,要么是自家庄子上的,要么就是附近庄子上,大家相互之间知根知底的,必然,男方也一定是在书院读书的。
普通百姓家里,读过书的孩子,要相看另一半的时候,条件也与以往不一样了。
更别说是在书院读过书,学过本事的女孩子了,要求高一点,还好些个人要登门求娶呢,媒婆都能将她们家的门槛踩下去。
傍晚,孩子们这才在护卫的接领下,回了宅子里,各自说着在书院里的见闻。
李韶听着孩子们说,也觉得有趣。
庄子上的庄户家的孩子,不管是读了书,还是没读书,只要踏实肯干,眼下庄子上挣钱的营生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