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581章 集束箭形弹(4/4)
了一两多。”

    “主要是改用燧发火机,以及自流引药系统带来的成本提高。”

    “将来生产熟练了,有可能降到五两左右。”

    这符合朱由检之前的估算,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这样看来,同样是滑膛火铳,后装火铳的成本,是前装火铳的三倍。”

    “都是差在哪里?你们仔细说说。”

    毕懋康这就有话说了,首先是后装火铳用的铳机,它需要严丝合缝,才能尽量减少后膛开洞所带来的漏气。

    然后就是放置铳机的机匣,它也需要用钢铁制造,而且要开出槽和管,让铳机不至于掉下去。

    可以说,这两者的工艺,对现在的大明来说很复杂。机匣和铳机的成本,丝毫不亚于线膛铳管。

    这却是朱由检不知道,毛瑟步枪的制造,对于同时代的步枪来说也显得有些复杂。他拿出来的毛瑟步枪结构,对于此时完全靠手工的大明来说,难度可谓很大。

    (毛瑟步枪的机匣,需要切削挖出来。好在枪机暂时不需要抽壳钩和击针,制造相对简单)

    (莫辛纳甘步枪机匣,后面上方是敞开的,不是毛瑟步枪的封闭式机匣,更容易切削,还可以锻压制造)

    对此,他只能多画几种机构,把自己看到过的莫辛纳甘、李恩菲尔德等步枪图片画出来,让装备院摸索里面的结构,试试哪种结构最容易制造、成本能降得更低。

    同时发出悬赏,让人们寻找改进铳机和机匣制造的方法,降低后装火铳的成本,方便在将来大规模装备。

    对此,他还提出了锻压、冲压等后世枪械常用的制造方法,让工匠摸索水力锻锤和水压机,用于火铳和火炮制造,以及打造防护钢板。

    至于现在,则是先生产一批后装滑膛火铳,投入朝鲜战场试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