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566章 火箭炮和持械权(5/6)
    毕懋康等人记下后,朱由检又指着线膛火铳的铳管道:

    “线膛火铳要继续造,御营和狙击队要装备这种武器。”

    “它的口径和弹药直径是12毫米,如果拉制膛线失败,可以磨平膛线作为轻型滑膛火铳的铳管使用。”

    “或者截出来拉制膛线成功的部份,用在手铳、短铳上。”

    “对于这种火铳,允许像刀剑等武器一样售卖。”

    这是他想出的一个降低成本的策略,允许手铳、短铳对外售卖。即使定价高一点,大明的富人也能买得起。

    总有喜欢武器的,会花大价钱买。

    毕懋康闻言却变了脸色,劝谏道:

    “陛下,豪格、扬古利接连被狙杀,大明应引以为戒。”

    “如果火器泛滥,恐对武将不利。”

    朱由检闻言看了一眼,觉得他说的不利武将,恐怕是不利官员。

    不过想想很多人估计买不起这种很贵的火铳,他限制道:

    “只有公士以上身份、有持械权的人,才能持有火铳。”

    “而且铳管不能超过一尺,火铳整体长度不能低于一尺。”

    “这种火铳的射程会很有限,而且不方便隐蔽,只能用于防身。”

    有关火铳的两个一尺限制,被他提了出来。

    在大明境内公开售卖的火器,以后都要遵守这个规范。

    唯有境外、塞外,会更放开一点。

    一尺铳管的火铳,此时的有效射程基本不会超过五十米,远距离威胁不会大,只能作为防身自卫武器。

    全长一尺以上,则是为了避免有人把火铳造得太小,突然取出来作为近距离刺杀武器。

    朱由检想用部分开放的形式,促进手铳、短铳发展。再把它们的技术移植到长铳上,提升大明火器的威力。

    例如他一直头疼的燧发火铳打火成功率问题,就有可能在火铳开放后被解决。那些有兴趣钻研的人,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

    毕懋康作为一个文官,本能地不希望民间武器泛滥。他对此还要反对时,朱由检突然问他道:

    “这次北直隶兵马调动,不少人想办法买火器吧?”

    “装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