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结果也如他所料,京西棱堡在红衣大炮的轰击下,仍旧非常稳固。
只是城墙上的台垛,有些被轰塌了。
如果有士兵在上面守城,估计免不了伤亡。
朱由检见此情景,眉头微微皱起。
尤其是他从望远镜上,看到一些守城士兵的惊慌神色后,眉头就皱得更紧了。
棱堡固然是很坚固,但是守城的士兵如果意志不坚定,那也不可能守下去。
所以他向徐光启道:
“有没有防炮的办法,更好地抵御炮击?”
“若是被动挨打,士兵害怕之下可能会守不住。”
作为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棱堡当然有相应的办法,徐光启道:
“可以在棱堡外挖壕沟,在城墙的对岸堆起一道斜坡。”
“有这个防卫的斜坡在,攻城一方的火炮,很难在坡下直接攻击城墙。”
“城墙上的火炮则能瞄准斜坡攻击,更加便于守御。”
(用大炮轰击古典城墙很方便,棱堡低矮的城墙和壕沟、防卫坡,能有效防范炮击)
这是棱堡的城外防御设施,京西棱堡现在还未修建。
这也是徐光启认为现在的棱堡不完善,最好再等几个月的原因——
实在是皇帝要求的时间太紧了,很多细节都没完善好。
像是这个防卫坡,之前不知道建虏即将有红衣大炮的徐光启,就没想过修建。
朱由检听得不大明白,也不知道火炮为何在坡下,就不便于攻击。
但是在徐光启派人挖了一段壕沟、堆起防卫坡后,他很快就明白了。
原来此时的火炮俯仰角度有限,被这个斜坡阻挡,就很难对城墙直接瞄准射击。
曲射技术同样不成熟,很难精准地落在城墙上。而且即使炮弹曲线落在城墙上,对城墙的破坏也有限。
所以这个防卫坡,对防御火炮攻击颇为有效,还便于发挥己方火炮的威力。
朱由检看明白了之后,当即就下令道:
“壕沟和防卫坡不错,大凌河堡外面也要修建。”
“一定不要小瞧建虏,他们的进步速度快着呢!”
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