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郭卿说爵田可以是爵禄数,正好一亩一石。”
一众勋贵听得直咧嘴,谁都没有相信。
如果不是皇帝首肯,郭允厚怎么敢把爵田数字定得这么低?
但是他们也没有揭穿,因为皇帝的态度,明显是允许他们讨价还价,爵田的数额仍旧没有定下来。
所以这些人纷纷表示,一亩一石的租税不可能,当前的粮食亩产在两石出头,如果按十一税缴纳,应该是两斗多一点。
所以请求皇帝,把爵田数额定位俸禄石数的五倍。这样他们的爵田上交的赋税,大概相当于爵禄。
甚至还有人更贪心,要求定为十倍甚至一百倍,把爵禄石数直接改为顷数,这样他们家的庄田才能全部变爵田。
朱由检听着这些人的要求,脸色渐渐沉了下去。
这些勋贵见到皇帝的脸色变了,声音才低了下来。
英国公张维贤道:
“臣以为俸禄石数的五倍即可,不需过多爵田。”
“俸禄也不用收上去再发,直接抵扣即可。”
这句话的意思,是爵田的贡赋不用征上去发下来,直接就抵扣了。
相当于还是免税,少了征税麻烦。
朱由检对此当然不同意,他知道有免税的田亩,就一定有田地被隐匿――
毕竟官府不清丈,一块地有多少亩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而且贵族向皇帝缴纳贡赋,代表的是他们对皇帝的臣服。朱由检当然不能随便免了这个税,不向他们收贡赋――
他还指望将来这些人开藩后,收取更多的贡赋呢!
所以他坚决道:
“征税是征税,俸禄是俸禄,不可混为一谈。”
“但是卿等的俸禄可以提一提,例如英国公的俸禄,可以提升到五千石。”
“侯爵全部按最高一档算,都提升为一千五百石。”
“伯爵同样如此,都提升为一千石。”
这个决定,让英国公张维贤大喜。因为五千石的俸禄,就赶上了魏国公徐家。
成国公朱纯臣则有些不乐,因为成国公的俸禄,只是四千二百石――
以前排在英国公的三千二百石之上,如今则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