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441章 皇室资产委员会(8/9)
人,赚取他们的钱财。

    里面的商品,自然会优中选优,价格也会很昂贵——

    毕竟宫里不可能大批量运输货物,也不可能大肆卖货,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

    如此种种变化,需要所有内廷人员适应。朱由检打算花费半年时间,完成这些调整。

    宫外对皇宫裁员同样很震惊,尤其是那些文官,对此最为惊讶。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会主动裁撤宫中人员,还放宫女出宫。

    这件事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很多文官都没想到。

    这让他们心中,有些不知道怎么评价当今皇帝:

    “从来都是文官劝谏,皇帝才做出姿态放宫人。”

    “当今陛下不用劝谏,就把二十五岁以上的宫女放出了。”

    “这可……这可当真是圣君!”

    文官们讨论着这件事,都感觉很没有成就感。

    皇帝做的是好事,但是没有他们的参与,这如何称得上“致君尧舜上”,辅佐君主超越尧舜。

    但是也有人欢欣鼓舞,刘宗周就上了一本奏疏,认为皇帝真的把尧舜之道放在心上,没辜负他的《致君尧舜疏》。

    朱由检把这份奏疏公布在报纸上,又赢得很多赞誉。

    他在民间的声望如日中天,那些被选入宫中、现在和家里团聚的人,都热情地赞美皇帝,认为皇帝是圣君。

    也有人盯上了内廷出来的人员,想要打探宫里面的消息。

    不过朱由检登极之后,对于保密很看重,大部分内侍只知道所看到的情况,对于其它的事只是风闻。

    而且内廷人员出宫前,都受到保密培训,对宫里的事不敢乱说,以免被锦衣卫追究。

    但是也有一些文人,靠着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私下里写了一些日记,记录了很多万历、泰昌、天启年间的宫闱秘事,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史料之一。

    那些权贵富豪之家,则盯上了宫里出来的服务人员。毕竟民间不能私自用阉人,很多勋贵都没有。

    他们对此极为好奇,在综合服务集团下属的各种服务公司挂牌营业后,很多人试着花几百两银子,雇佣几个人试一年。

    尤其是那些留在京城的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