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地位没那么高,而是根本没有地位。
若非是为了确定首辅任期、确立自己对理藩院的主导权,朱由检根本不会继续任用黄立极,让他老家在哪回哪去。
之所以任命黄立极担任理藩院掌院,是为了方便大学士转任它职,让人不觉得是贬斥。
理藩院被他定为正一品衙门,原因也在于此——
无论是正一品辅政大臣还是从一品弼政大臣,都能保留品级去理藩院任职。将来调整大学士职位时,就有更多的腾挪空间。
如果以后他对某位大学士不满,又不方便直接罢官,就可以利用对理藩院官员的任命权,把这个大学士转任到理藩院。
只要黄立极接受理藩院掌院的任命,以后成为惯例,文官就没法说转任理藩院职位是贬斥——
毕竟连首辅都能转任,普通大学士又算什么?
朱由检可以利用自己的罢免权,以及对理藩院官员的任命权,更方便地调整官员。
黄立极一向是和柔媚上的,虽然对于从首辅转为理藩院掌院有些不快,但是也没有表示反对,默默接受了这个安排。
朱由检对他的识趣很是满意,又安排了一件任务:
“理藩院将来最重要的职责,是处理和其它国家的往来。”
“以往大明强盛,周边尽皆是朝贡的藩属。更远的国家过来,想交往也要朝贡。”
“但是现在不同了,泰西诸国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大航海后,逐渐强盛起来。从遥远的泰西来到南洋,甚至还灭了满剌加等大明藩国。”
“这些国家狂妄自大,想和大明贸易却又不愿朝贡,妄图用坚船利炮侵占大明沿海。”
“如何处理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就是理藩院外交部的职责。”
“这个外交部长,一定要选择懂海外事务的人。”
黄立极听到这些更惊,因为皇帝的话,隐隐把泰西诸国放在和大明同等的地位。
这些话如果在朝堂上传出去,估计会掀起轩然大波。因为这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会带来巨大冲击。
所以他试着道:
“陛下,臣以为对这些不愿朝贡的国家,可以绝其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