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241章 帝王教材和日讲(2/4)
事务有不停当处,或有可忧而不知,或狱讼之未断,四方远近的人,无由得尽其言。于是将钟、鼓、磬、铎、鞀五样乐器挂在外面,告谕臣民……)

    袁可立听到皇帝学了近两个月,还在学《帝鉴图说》,顿时觉得不妥,认为该换教材:

    “尽快把《帝鉴图说》讲完,向陛下讲解《贞观政要》。”

    “当今陛下聪慧,要让他向唐太宗那样的明君学习为君之道,以免走上歧路。”

    董其昌听得有些纳闷,不知道袁可立为何突然关心皇帝的教育问题,还特意让自己建议皇帝学习《贞观政要》。

    询问之后,才知道皇帝打算在祭祀上搞事情,学习嘉靖皇帝掀起的大礼议,让朝堂官员站队。

    这种事情,是经历过国本之争的文官都不愿意看到的。当年嘉靖皇帝掀起大礼议,逼迫官员站队,选拔出支持皇帝的臣子,进而掌握权力。

    万历皇帝也有学有样,搞出个国本之争。想要让群臣站队,支持他和福王。

    结果文官都学聪明了,根本就不上当。没有人理会什么福王,大部分都支持皇长子当太子。

    当今皇帝又捡起这个故智,文官更不以为然,根本不想理会。

    对于文官尤其是进士来说,他们大多想的是安安稳稳当官,根本不想每隔几十年站一次队,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赌上去——

    别说大明的这些文官了,就是清朝的奴才官员,在经历过九龙夺嫡后,后续参与夺嫡的热情也直线下降,根本没多少官员愿意参与。

    所以九龙夺嫡之后,清朝的夺嫡烈度直线下降。所谓的秘密立储几乎只存在个形式,实际还是按嫡长制。

    大明的臣子虽然没有经历过九龙夺嫡,但他们经历过大礼议。在被嘉靖皇帝教训后,面对万历皇帝想要在继承礼法上搞事情,他们毫不犹豫地顶回去——

    几乎所有臣子都明确支持皇长子,他们不想每次立太子都站队、任由皇帝玩弄。

    所以,在听到袁可立说起这件事情后,董其昌和他的想法一样,认为不能任由皇帝胡闹、不能让朝堂上的官员站队。

    但是现在的局面是,朝堂上的官员主要是阉党残留人员,他们不敢激烈反对皇帝,免得皇帝在他们受到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