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诸位能用心做事,以后名列紫阁!”
这个鼓励,让群臣心中痒痒,恨不得皇帝立即说明白,定下紫阁功臣和紫阁贤臣标准。
紫阁功臣被皇帝明确提了于谦、张居正、戚继光三人,他们就是标杆。其他人的功绩或许低于他们,但是不可能低太多。
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商辂、李东阳、谢迁、刘健、王恕、刘大夏、杨一清、杨廷和、张孚敬、徐阶……这些文臣有多少能够入选?
王骥、王越、王守仁这三个文臣出身、以军功封爵的三王伯爵,还有蒋贵、杨洪、郭登、梁珤、孙镗、朱谦、朱永等封爵的武将,以及俞龙戚虎、东李西麻这四个被皇帝追赠爵位的武将,他们都能入选吗?
想到这些人的丰功伟绩,在场的臣子多半对紫阁功臣没有信心。但是紫阁贤臣,他们却一定要争一争。
毕竟紫阁功臣的名额有二十个,紫阁贤臣的名额,肯定比紫阁功臣多。
只要皇帝放宽标准,紫阁贤臣的名额,很可能超过一百个。
大明建立内阁到现在,大学士的总数才一百二十位。如果这些人大多能入选的话,在场的很多人同样有机会。
像是黄立极,皇帝一直在说他辅助登极有功。紫阁功臣的标准够不上,紫阁贤臣还不行吗?只要他能做出几件青史留名的事情,皇帝一定会把他的传记陈列在紫阁。
还有孙承宗,以大学士身份督师辽东,而且做出了一番功绩。只要他按皇帝的要求把辽东上下整顿好,紫阁贤臣的名额,可谓唾手可得——
甚至说,如果能平辽的话,成为紫阁功臣,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这让在场的大臣,如何不心潮澎湃!
可以说,朱由检设立的紫阁,成功挑动了大臣的心思。
让他们更加注重身后名,用心建功立业。
《大明会典》迎膳、水龙吟:
香雾氤氲紫阁重,仰天德,瞻帝容。
星辉海润,甘雨间和风。
乐比鸢鱼,瑞呈麟凤,永献卷阿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