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遵守吗?
还不如干脆不议和,避免影响军心。
像是袁崇焕私自议和的事情,对建虏能起到多大作用不好说,但是在大明朝堂上和辽东官场上,都引发了巨震。
毛文龙当然反对议和,尤其是袁崇焕议和后,给属国朝鲜落下口实,让他在朝鲜很是狼狈。
如今在朝堂上痛痛快快地将辽民的苦难诉说一些,毛文龙意犹未尽地道:
“陛下派遣文书记录辽东军民事迹,他们记录得更详细。”
“臣以为当刊印成书,让全天下人知道。”
朱由检点头认可,说道:
“不光要刊印成书,还要在报纸上连载。”
“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大明和后金的战争,是文明和野蛮之战。”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只有一个,一旦我们战败,那就是文明沦丧、家国不存。”
痛恨后金对大明子民的屠杀,更担心大明被后金覆灭,朱由检继续说道:
“议和之事,谁都不能再提。”
“之前没有说明也就罢了,以后敢有提议和者,立刻罢黜调离!”
又向孙承宗、张道浚嘱咐道:
“孙督师和张指挥去了辽东,不仅要清理辽东将门的议和派,其它主张议和的也要清理。”
“总之,辽东要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和后金战下去,收复我们的土地。”
“大明的军人,要用他们手中的武器,为大明子民夺取能耕种的土地!”
定下这个原则,朱由检想到后世的反清口号,又说道:
“太祖在北伐檄文中曾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日蒙元已灭,胡虏臣服大明,建虏成为新敌。”
“所以今后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辽土,精忠报国,平定天下。”
“告诉辽东将士,要有精忠报国之心、恢复辽土之志。”
“待到天下平定,朕会亲御城门,接见有功将士。”
一番话斩钉截铁,又拿太祖檄文做对比。群臣都意识到皇帝的决心,以后定要平辽。
尤其是毛文龙等武将,听到皇帝拿平辽和驱逐胡虏相比,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