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31章 内廷职官(3/4)
若按祖制,只有十二监有太监一员,宫中有十二名太监。”

    “陛下想提拔人,只能由奉御升为典簿,再由典簿升为监丞,再由监丞升为少监,然后才是太监。”

    “所以洪武之后,逐渐不按祖制,陛下直接任命掌印太监、提督太监等太监,执掌各个衙门。”

    朱由检这下明白了,又是皇帝带头违反祖制的锅。

    太祖朱元璋之后,宫中太监逐渐得到重用,尤其是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更是能和内阁抗衡。

    皇帝为了把自己的身边人尽快提上去,掌握宫中大权,经常跳过监丞、少监等级别,任命他们做太监。

    所以太祖定下的祖制明面上仍旧存在,十二监四司八局也还是那些衙门,但是官职体系,已经完全变了。

    像是刘若愚,他担任过奉御、监丞,实际却完全没有做奉御、监丞的事,这两个官职更像是加衔,代表他在宫中的地位。

    甚至掌印太监、提督太监这些职位,也有加衔化的趋势。例如御马监掌印、督师辽东太监刘应坤,他就是以御马监掌印的身份,奉命外出督师。

    『怎么和外廷的尚书、侍郎、正卿、少卿一样,职位还能当做加衔?』

    『难道要和外廷一样,专门设置各级加衔?』

    升起这个念头,朱由检摇了摇头,懒得为内廷设置各级加衔。

    外廷的大臣他需要尊重,所以专门设置各级加衔,把那些人身上的尚书侍郎正卿少卿换了。

    内廷完全不需要,朱由检把他们身上的官职都撸掉也没人敢说什么。

    朱由检完全不需要顾忌他们的感受,为他们设置各级加衔。

    不过定品是必要的,要给内廷宦官确定品级,给他们升级空间:

    外廷文官有职位、加衔、散官、勋级。

    内廷宦官职位可以用掌印、提督、协理、佥书,略微改个名字就行。

    太监、少监、监丞这些就不置了,毕竟现在是个宦官都被称为太监。

    勋级是给宦官的弟侄百户千户等荫袭,这些人没有子嗣,更加看重这个。

    最后剩下的就是散官了,朱由检记得有内官散官,可以用来定品。

    和之前的皇帝一样,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