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今日召集了蓝玉、黄子澄等人密议,恐怕是对你的新政有所图谋。”安庆忧心忡忡。
欧阳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很快又恢复懒散的模样:“无妨,让他们议去。”
安庆不解:“你就一点也不担心?”
欧阳伦咬了一口苹果,含胡道:“担心什么?李善长那个老狐狸,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他现在不敢动我,只会躲在暗处观望。”
“那万一他们暗中使绊子呢?”
欧阳伦笑道:“那更好。他们若真敢动手,反倒给了我收拾他们的机会。”
安庆无奈摇头:“你呀,总是这么自信。”
欧阳伦放下账册,握住她的手,正色道:“公主,朝堂之争,比的不是谁更狠,而是谁更能‘顺势而为’。如今太上皇和陛下都支持新政,李善长除非疯了,否则绝不会正面硬抗。”
安庆似懂非懂:“所以,你是故意让他们观望?”
欧阳伦眨眨眼:“不错。他们越是观望,就越会被新政的洪流裹挟,最终……只能乖乖上我的船。”
数日后,朝廷正式颁布新政:
——鼓励生育,凡生育五子以上者,免赋三年;
——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商船出海贸易;
——推广新式农具,由工部统一调配……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民间百姓欢欣鼓舞,尤其是沿海商贾,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海大干一场。
新政颁布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各地百姓的反应热烈得超乎想象。
江南水乡掀起生育热潮。
苏州府吴江县,老农陈老汉蹲在田埂上,掰着手指头算账:“五个娃免三年赋税?乖乖,这可比种十亩地还划算!“
他转头朝屋里吼了一嗓子:“老婆子!今晚加菜!咱得抓紧给大郎说媳妇!“
隔壁张婶探出头来打趣:“陈老哥,你家大郎才十四岁,急啥?“
陈老汉瞪眼:“你懂啥?早点成亲早点生!三年抱俩,五年四个,十年嘿嘿,老汉我就能躺着吃皇粮喽!“
村里祠堂前,里正敲着铜锣宣布:“县太爷说了,每季度评比"生育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