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以面额百分百比例认购。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动辄认购数万、数十万元,小型企事业也是五千起码的认购。不少资金紧张的企事业单位,采取向内部员工摊派筹集认购资金。
也许是老曹操作不够机密吧,总之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随即逐步了解到一系列迹象:老曹收购债券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主要是向一些地方基金和当地集体企事业借支;所收购债券的成本,普遍只限于面额的20~30。同时了解到,这些债券期满一年,墎州有多家银行提供抵押贷款业务支持,只是抵押额度仅面额的30~40,且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但随着发行期的增加,抵押额度和利率将大幅调整。另外,此类债券的利率高过同期贷款利率,即依靠贷款认购债券也可获得一定盈余。因而多数资金困难的企事业单位,宁可选择向银行抵押贷款,也不大可能直接转让债券。
内部摊派认购的债券,则有所不同。由于向员工摊派的金额普遍不大,加上周期较长,又是分批多次从工资或奖金中扣除。墎州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事业,工资或奖金多点少点无从计较,员工们几乎从不关注这些债券的何去何从。老曹能够以面额20~30比例收购到的债券,几乎全部来自于由员工筹资认购的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