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相近。
那么,为什么叫浑天呢?
以及这一观点对于天地的看法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浑天说的描述,见于《张衡浑仪注》。
其中记载:“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
第三种便是宣夜说:天了无质。
从前面两种天文观点来看,无论是盖天说还是浑天说,都将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即一种实体的观念。
与这两种观念相比,宣夜说无疑是一场思想革命。
宣夜说认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即,整个天体漂浮于气体之中。
其实,宣夜说的观点起源极早。
如《庄子·逍遥游》认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即整个天地是由于气构成的,并且是无限的。
后来的宋钘、尹文继承了庄子的元气观念,将世界万物的本源追溯到“元气”。
也确实,宣夜说其实与现代所了解的宇宙已经无限接近了。
或者说,此方世界的宇宙,其实就是宣夜说的观点。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宇宙之中并没有恒星行星。
有的只是真正的星辰。
照亮诸天万界的星辰。
梁震作为道门大宗师,自然是观察过宇宙的,知晓宇宙是什么模样。
正因为如此,他在看见陆离演化出来的宇宙模样后,才会矢口否认。
陈云当然也知道当前世界的宇宙是什么模样。
他也不知道后来宇宙为何会变成那般的样子。
想着,陈云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