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谦骑在马上,望着紧闭的玄武门,心里很是恼火。
这些日子,他跟右军中尉王进良竞短争长,始终没能谈拢拥立谁继位更加妥帖。
王进良认为魏王是个好人选,人蠢而不自知,方便拿捏。
刘守谦却另有盘算。他认为李元侪蠢是蠢,但骨子里透着鲁莽暴躁之气,未必如想象中那么听话。如同这一任老皇帝,当年在诸皇子中很不起眼,看似柔懦可欺,继位后却扮猪吃虎,自有一番阴狠手段。若不是去年掌上明珠暴卒,使他伤心过度一病不起,哪里容得旁人轻易摆布?
依刘守谦的心思,不如效仿汉、晋那般挑一个小童,才更方便弄权。八岁的怀王李元忆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贵妃早逝,没有外戚撑腰,而且不像他兄长李元瑛那样血统存疑,朝臣挑不出什么反对意见。
王进良却固执己见,非说有唐以来就没有立幼帝的先例,尤其是几个年长皇子没有明显过错,找不出废长立幼的正当理由。
两人贪图拥立之功,各执一词,就这么一直拖延到今夜,竟闹到玄武门跟前,可谓是十分被动了。
刘守谦刚刚接到密报,圣人宣召魏王李元侪入宫。他以为王进良抢先动手了,火冒三丈地带着神策军气势汹汹赶来,却见宫门已经关闭。
左右护军中尉实力相当,他身后跟着两千人马,强攻进去手到擒来。问题在于玄武门太特殊了,自开国以来就是李家的必争之地。
他们自家人可以互相乱杀,外姓人这么干可就是明着谋反篡位了。手上没有一个李姓皇子,堂而皇之攻城,有悖大义。如今几个小皇子都养在深宫,鞭长莫及,他也顾不上挑拣完美人选,当务之急是赶紧抓个李家人推上台面。
刘守谦一面陈兵勒马于玄武门前,跟汗出如浆的守将薛谷对谈,一面派心腹快马加鞭赶往城西离宫接废太子李承元。脸皮被熊撕烂的皇帝是不怎么体面,好处是又蠢又瞎,皇长子继位也说得过去。
岂料一炷香过去,心腹急匆匆折返,凑到刘守谦耳边说:“我们赶到离宫时,大王已人头落地!侍卫们不知所措,正在搜查刺客。”
刘守谦大吃一惊:“怎么可能?!他被熊袭击之后终日惶惶,不是连睡觉也要侍卫们守在身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