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有魄力,王逸也会全面支持。
别的不用说,几年下去,鲁大的传统半导体专业也会突飞猛进,升级先进制程体系。
这一点只要学校立志要改革,不难完成,直接招聘先进制程经验的工程师当讲师当教授,就可以。
尤其是那些四十多岁的工程师,从一线退下,经验丰富,去大学当老师完全没问题。
即便是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的老工程师,都欣然愿意。
一来,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尤其是985、211的教授,那身份加成可不是一般厉害。
二来,传道受业,桃李满天下,是很多人的社会抱负,尤其是杰出人才往往有这样的情怀。
三来,半导体大厂工作多年,已经不差钱了,但身体吃不消。
进入高校当教授,或许待遇一般,但工作轻松体面,完全符合这些老工程师退居二线的需求。
第四,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这些企业的竞业限制,会限制去其他半导体公司,但不会限制去大学当老师。
但可惜,很多学校明明可以这么做,但就不愿意这么做。
毕竟一旦这么做了,那是对校内传统半导体专业的暴风冲击,甚至是连根拔起!
这背后动的利益太大。
没有足够的魄力,都难以推进。
可鲁大这任校长有这样的魄力,王逸很是欣赏。
同时也给了王逸一个新的思路,从北航等学校入手,有点难。这些院校本就肩负着村里的半导体任务,没法革新。
但从鲁大这类985入手,那就容易了。
这类985没有半导体任务,只要学校愿意革新,愿意求发展,完全可以像鲁大一样,大刀阔斧推进半数改革,打造星逸班,倒逼着剩下一半传统班也进行革新升级。
如此一来,即便没有通过审批的事,都能有半数招生名额打造星逸班。
那就稳了。
王逸果断道:“思凝,接下来在其他985、211院校,也推进这一模式,看一看有没有其他学校,也像鲁大一样有魄力。”
宋思凝明白了王逸的意思:“好,最顶级的985名校推进改革有点困难,但是其他